Benutzeranmeldung

入境一定隨俗?(2010年6月)

何慧琪

 

“为什么定居在德国?”几乎每个第一次开始认识的朋友都会问我! 因为嫁了德国人我定居这里。

“东西文化的差异,让你生活、婚姻适应困难吗?”是的,我的确经历了很多中德文化的差距。

 

离开自己的出生地,到海外生活或定居的华人,理性上知道要面对异文化的冲击;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,跟同学,同事,朋友,邻居的交往,常常要花格外的精力去思想,作行为的调整。可我们往往忽略了在家里,跟自己的德国配偶,中德混血的儿女;或你俩在德国出生、流华人的血、呼吸德国空气长大的儿女,每天在进行异文化的交流,近距离全方位的蕴酿一场又一场的“文化小革命”。

 

新人香枕一对本当如此,沒想连被子也是双份!刚新婚的我们就为这事儿有矛盾;这就怪了!夫妻不是一体吗? 怎么被褥却是各自一份? 真是不满这同床却不同被的新婚突兀,怪他不懂中国人吉祥的礼俗。德国人的他卻一脸无辜,任我大费周章的从宝岛家乡订做一蓆两人用被褥,以为这才是夫妻同心的表征。 怎料一段时间下来,各自在睡臥反侧间成为彼此的干扰,他的睡眠质量因而不好,我暗自感念他对我的包容。终究把空运来的两人用双被收入箱底,不再偏见这单人被是同床異梦的表喻。

 

婚后不久,搬到与德国公婆上下楼而居,也常听已久住德国的经验华人忠告說:德国人讨厌被打扰,喜欢独立自主,我也甚是谨慎注意。不过只要有空下下厨,还是把握可以表达真情的时机,管它好吃不好吃,反正中式餐饮对他们来說本就新颖,放胆的邀約公公婆婆一起进餐。刚开始不单是丈夫不情愿,就是公婆也总纳闷要问: 要庆祝什么? 或聚餐有何特別原由? 然而,生疏和距离在一次次用膳谈笑中熟悉拉近。现在自己越来越忙,反倒是婆婆不时的上来轻叩门:下午一起喝咖啡,有沒有空?

 

偶尔一起购物,丈夫和他的父母在帐单上从来彼此都是分毫算清楚,但中国媳妇儿的我卻怎么也不能对父母作这锱铢必较的划分,也顾不得丈夫事后曾多少次因不理解而对我的怨怼。哪里知道,后来的日子里,我俩经济状況曾一度捉襟见肘,他的父母一反从前模式:婚前丈夫的经验则是父母给他按息贷款,自不加多问,恩慈的给予资助。

 

我们家的文化共融不单在成年人的层面,女儿在德国出生成长,到她上了小学,慢慢有了主观意识,也分辨出她的母亲不单外型是东方民族,很多与人交往的方式跟其他德国孩子的妈妈们更是大有出入。她尤其不满我常不自主的向一些认识或不认识她的小朋友俯身问暖,私下更数度给我事前的阻止或事后的抗议纠正;她用“你很奇怪!”来形容我的不是(她以有限的中文知识,找不出还有什么句子比这几个字更合适); 更摆明:“德国妈妈都不会这样!”责怪我不该用中国人的模式待人接物。有些时候,我甚至感受到她似乎觉得我这母亲的特立独行是让她丟脸不舒服……

 

偏偏我又是那么固执! 还想尝试說服:“溫暖的感觉是不分种族的。”然而看在她眼里,国情有別是铁的事实,越发埋怨我这母亲为何这么无知。直到有一天接她放学 --- ,女儿难掩喜色的语句:妈妈,Fellip和Ronja他们都问我“妳的妈妈是不是沒有发过脾气? 她好像每天都很欢喜。”他们好像很喜欢你!

 

直到如今“你的妈妈是不是沒有发过脾气?”反而成为母女俩在气氛紧张时候的调侃润滑剂。尤其,后来在类似的事情上若再有不一致角度的时候,很明显的,我们母女都一同进行新一次的中德文化调和,在彼此的坚持里不自觉的多了一份保留和尊重的空间。

 

不同的种族、文化的人相处,有时的确要入境随俗,可更重要的是以真情相待,共同努力,彼此尊重,在思想和感情上保留空间,让自己或对方可以调整,创造一个因为和睦与爱而去改变自己的空间。